流程是企業運作的基礎,企業所有的業務與管理都需要通過流程來驅動。高效、規范的流轉有助于幫助企業提升工作效率、加強管理監督、提高規范水平、降低運營成本、加快響應速度、爭取利潤最大化。與之相反,繁雜的審批流程會影響企業運行的效率,打擊員工的積極性和創造力。很多有想法、有能力的員工本可以干一番事業,有所作為,卻往往可能被“卡”在跑流程的半路上。
——編者語
求是咨詢董事長安林應邀參加安徽省企業管理對標提升行動實施方案論證會
《中國國際工程咨詢有限公司集團化發展研究報告》順利通過結題驗收
砥礪奮進鑄華章 繼往開來啟新程!熱烈祝賀求是咨詢海南公司正式成立!
流程是企業運作的基礎,企業所有的業務與管理都需要通過流程來驅動。高效、規范的流轉有助于幫助企業提升工作效率、加強管理監督、提高規范水平、降低運營成本、加快響應速度、爭取利潤最大化。與之相反,繁雜的審批流程會影響企業運行的效率,打擊員工的積極性和創造力。很多有想法、有能力的員工本可以干一番事業,有所作為,卻往往可能被“卡”在跑流程的半路上。
客觀因素
規模較大的企業,管理層級越多,管理難度和風險也越大,企業往往希望通過復雜的流程盡量規避風險。但是,審批流程大而全,風險未必就一定能降低。
成長型企業,隨著規模逐步壯大,制度從無到有,管理人員從少到多,制度、流程也隨著企業成長過程一直在做加法,審批流程也越來越長。從小主管到大領導,七八個甚至十幾個人要審批,然而實際上大多數人就是看前面人批了自己也批,并沒有充分履行審批責任,一方面耽誤了時間,另一方面真到出事的時候,卻又找不到擔責的人。
流程審批方式傳統。部分企業仍在使用書面審批方式,遇到領導經常出差的,確實會造成審批無法實現。
人為因素
企業管理者保守,不放權。這種現象在民營企業較為常見,例如,所有采購都需要企業最高管理者親自審批方可執行,不向其他管理層級授權,一方面拉低了采購效率,另一方面將企業最高管理者桎梏在繁瑣、細碎的審批工作中,反而不利于其對企業整體運行、長遠發展進行全局把握與思考。
審批人主觀意愿不著急,缺乏服務意識。批不批影響的是申請人,而不是自己。更有甚者就是故意想卡你幾天,以體現自己“日理萬機”。
缺乏良好的辦公習慣。尤其是剛剛升任某一管理崗位的員工,可能缺乏流程管理意識。
毋庸置疑,追逐效益、追求效率是企業不變的經營目標。那么,如何有效平衡風險管控和流程審批效率呢?
1. 簡化流程,合并冗余環節、刪除不必要的環節
在同樣的處理效率下,環節越少,流程的整體處理時長也會越短。因此,合并冗余環節、刪除不必要的環節也能有效提升流程處理效率。當然,我們應該全面謹慎地判斷一個環節是否有必要或是否冗余,這就需要在實際工作中結合實際情況具體分析。
2. 流程集中
設置窗口期,集中申報、集中審批,解決流程散發、審批過于低頻的問題,降低流程處理成本。
3. 流程催辦
通過人工敦促流程當前處理人進行審批。流程發起人、流程主責部門、流程管理部門都有權利敦促審批人及時審批。
4. 流程限時,利用信息化系統對接減少人工操作
對流程節點設定限時審批規則,超過時間自動通過,責任不因此減少。直接以技術手段規定了時效的上限,能夠極大縮短周期時間。同時,在公司信息化系統較為完善的情況下,可以通過系統對接,使流程數據在系統間無縫傳遞,從而能減少人工操作,提升流程效率。這需要依托于較為完善的信息化系統,公司主要業務都通過線上系統管理。
5. 移動審批,用線上流程替代線下流程
線上流程是指流程的“電子化”,利用信息化系統讓流程在線上處理和流轉,可極大提升流程處理效率。員工線上發起流程,流程自動流轉到相應領導,領導也可隨時隨地處理,最后流程自動流轉到執行、歸檔部門。整個過程都在線上完成,員工不用再跑腿,效率當然能有極大的提升。
6. 用管理授權實現分級審批
管理授權是指依據公司的管理要求,給各級管理者設置相應的審批權限,讓各級管理者都能在授權范圍內承擔審批職責。合理的審批授權既能給公司各級管理者賦予恰當的權限,又能讓他們能充分承擔起管理的責任。管理授權可以是多緯度的,比如按金額授權、按申請人級別授權等,所有能以階梯式分級或不同類型分類的事項,都可以進行管理授權。
但需要注意的是,管理授權可能也會帶來新的問題,例如“拆單申請”,原本報銷2萬元的申請單,拆成兩張1萬元的申請單,把原本需要總經理審批就變成了只需要分管副總審批了。為了杜絕類似拆單申請的行為,必須從管理制度上明確禁止,還需要由內控或審計部門定期抽查審計,一旦發現問題必須嚴肅處理。
7. 以并行處理替代串行處理
流程中可能會有多個處理環節,通常是一個環節處理完成后,再流轉到下一環節處理,稱之為串行處理。有些環節在邏輯上并沒有先后順序,這樣的環節就可以由串行處理改為并行處理,以降低處理時長,提升流程效率。
8. 提升員工流程管理意識
不論是線下流程還是線上流程,實際的審批人和執行人都是員工,因此提升員工流程管理意識,減少員工在處理流程時不必要的拖延,也是提升流程效率的有效方法,也是最為復雜、難度最大的方法。要讓員工建立起流程管理意識,就需要持續地宣講和培訓,通過各種方法和手段不斷向員工灌輸、強化流程管理效率意識。
因此,不管是“效率優先、兼顧管控”還是“管控優先、兼顧效率”,抑或是“效率與管控雙管齊下”,企業都需要結合自身實際情況,從客觀因素、人為因素兩個方面不斷探索,找到符合企業發展階段的平衡點,讓流程審批成為員工工作的“加速器”而不是工作的“目的”。
作者:北京求是聯合管理咨詢有限責任公司 劉美